网红自杀追踪:MCN机构‘自杀免责条款’法律效力分析
时间:2025-07-02 15:20:38 出处:综合阅读(143)
网红自杀追踪:MCN机构‘自杀免责条款’法律效力分析
网红自杀追踪:MCN机构‘自杀免责条款’法律效力分析
近年来,网红自杀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关注,而部分MCN机构合同中的"自杀免责条款"更将争议推向法律层面。本文通过案例梳理、条款解构和法律分析,探讨此类条款的实际效力边界。
一、血淋淋的数据:行业自杀率与条款覆盖率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2023年报告显示,泛娱乐领域创作者年均自杀率达14.7/10万,较普通职场人群高出3.2倍。某头部网红经纪平台内部资料披露,其合作的217家MCN中,89%的合同包含自杀相关免责条款,其中62%采用"完全免责"表述。
- 2021年"小鱼爱吃鱼"机车博主事故后,家属索赔时发现合同第17条明确排除"非工作时间意外死亡"责任
- 2022年B站UP主"墨茶Official"事件中,MCN以"签约前存在基础疾病"为由拒绝赔偿
二、条款解构:三类典型表述的法律风险
通过对37份公开司法文书的分析,当前免责条款主要呈现三种形态:
- 绝对免责型:"无论是否与工作相关,签约方自愿承担全部人身风险"(2023浙01民终第482号案)
- 条件免责型:"连续3个月未达保底流量时,机构不承担心理健康相关责任"
- 模糊转嫁型:"如因个人原因导致损失,应赔偿机构预期收益"(某短视频机构标准合同第9.3条)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明指出:"这些条款往往违反《民法典》第506条,即免除人身伤害责任的条款无效。但实践中,机构常通过举证网红‘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来规避审查。"
三、司法实践:5年案例中的裁判趋势
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显示,2018-2023年涉及网红自杀的21起案件中:
判决结果类型 | 案件数量 | 平均赔偿额 |
---|---|---|
完全支持免责条款 | 3 | 0元 |
部分否定条款效力 | 15 | 28.7万元 |
完全否定条款效力 | 3 | 74.3万元 |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广州中院在(2022)粤01民终19324号判决中,首次认定MCN机构对签约网红负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雇主责任,突破传统民事合同关系认定。
四、破局之道:行业监管与自我保护
上海市网信办2023年8月出台的《网络表演经纪机构合规指引》要求:
- 不得将心理健康筛查费用转嫁艺人
- 每月强制休息日不得少于4天
- 违约金上限不得超过年收入的30%
法律专家建议从业者签约时注意:保留工作记录、要求明确分成比例、拒绝"无条件续约"条款。如已签署问题合同,可依据《民法典》第151条主张显失公平撤销。
(本文数据截止2023年11月,部分案例信息已做脱敏处理)
分享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 合肥公交司机车上“捡”了个4岁娃
- 全国妇联100集生活小百科AI短视频系列 丨第二集《从“小胖墩”到“活力宝” 体重管理要趁早》
- 《2025年度反电信诈骗安全指南》正式推出为应对日益猖獗的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国家反诈中心近日发布了最新版防范指南该手册针对当前高发的网络诈骗手法进行了全面梳理,并提供了实用防范建议新版指南重点介绍了以下几类常见诈骗形式:1.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2. 冒充公检法诈骗3. 网络购物退款诈骗4. 虚假贷款诈骗5. 网络交友诱导投资诈骗值得注意的是,2025版手册特别新增了针对AI换脸、语音克隆等新型诈骗手法的防范措施同时,手册还收录了全国各地反诈报警专线,方便群众遇到可疑情况时及时求助反诈专家提醒,要牢记三不原则: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遇到可疑情况,应立即拨打反诈专线96110咨询核实
- 洪水中的接力救援:肇庆怀集一岁半幼儿高烧41℃ 众人协力送医
- 勇立潮头大湾区丨深中通道通车满一载 “揾食”热情挡唔住
- 今日辟谣(2025年6月18日)
- 广东残障人士福利事业获中央彩票公益金大力扶持
- 宿州市:聚力发展“菜园子” 拎稳市民“菜篮子”
- 求职遇到“毒馅饼”怎么办?人社部回应→